-
因為友人的一句話『印度顏色可真鮮明』
讓我想起在印度,鮮明色調的一些小事物
依舊是片段與不連續的
印度色彩鮮明
早在十幾世紀的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壁畫即可見到
而回想印度街上的顏色,也真是豔麗繽紛處處醒目
色彩豔麗的印度布偶戲
這是黃昏前的一場精彩表演
雖然不全然是印度式的
然,那模仿Michael Jackson舞蹈的絕妙技巧
始終讓布偶活生生刻印在現場
就像Michael 跳著印度音樂般活現
虎堡的黃昏與舊皇宮改建的旅館
雖不是多色的豔麗
卻是印度到處可見到的亮麗金黃色調
印度人自身也是鮮豔的
我們的印度嚮導,中文講得流利且深入
是德里著名大學中文研究所的高材生
(現在已經在外交部單位工作了)
他自己不工作時的休閒就是整夜看電影不睡覺
印度人很喜歡看電影,人人都看電影
印度寶萊塢(Bollywood)電影甚至時刻且到處在古堡裡拍片
而印度人喜歡的電影幾乎都是搖擺肢體的舞蹈音樂劇
我不知這是否和印度舞蹈的特質魔多拉有關
魔多拉的手形變化有六百多種
藉由動物、人與事物的具體或抽象的情緒變化來表達
其臉部表情隨舞蹈的劇情而轉換
這是印度流行音樂家李曼( Reham )和
英國歌劇魅影劇作家韋伯(Andrew Lloye Weber)合作的
孟買之夢 ( Bombay Dreams )
想到電影,不免想到狄帕梅塔Deepa Mehta的
『慾火』(Fire)『大地』(Earth)『禍水』(Water)
生長於印度而成名於加拿大的導演梅塔
在攻讀博士期間加入拍攝紀錄片的電影工作坊
才開始正式的電影訓練
也因此遇見加拿大籍的丈夫而於1973年移民北美
一個已經離開印度社會的女人,來探討印度社會女人的文化問題
這種既是且是,既不是也不是的尷尬角色所詮釋出的電影
讓梅塔在印度社會的注視是毀譽參半
『慾火』在台灣有DVD。
從鮮明的色調到梅塔的電影
印度始終是個有其獨特文化的國家
這或許是友人這句『顏色鮮明』給我的聯想
感恩
我又走了印度一趟
我想
過程本身就是一份美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