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清邁來,搖著公車南下。
蘇可泰(Sukhothai)在清邁和曼谷之間、離曼谷約450公里。
四個多小時的搖晃過了,中午後安頓了住宿,和Amy在潮濕的天氣中、急切地衝往遺跡公園。我們興奮地踩著租來的腳踏車,興奮地根本忘了天氣;雨在我們抵達門口時,淅瀝嘩啦地下起來,彼此無奈地躲在售票前相望,擔心全身濕盡後或得忍受的感冒之苦;心理矛盾地站在那裡很久,我們玩弄著相機、遠拍雨中迷茫的公園外景,蘇可泰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在模模糊糊下,它的黃昏一樣令人覺得幸福。
這個在十三世紀所建立的泰國的第一個首都,於大雨中考驗我們的耐力,近四點時大雨驟減,匆匆中清楚地聽著售票員在後面大聲喊著:五點關門。
我們無頭緒地緊踩腳踏車衝逛,唯恐浪費一絲時間。
在優雅的佛像雕像與燦爛光華已去的殘垣斷柱間,位處中心地帶的最大佛寺瑪哈泰寺Wat Mahathat最為壯觀。安詳的佛像或跌迦坐於佛塔旁、環柱間,或立於草地上與樹林融合。觀望著蓮花苞狀的佛塔,想像在此被發現的石碑文描述下的Pho Khun Ramkhamhaeng 國王十三世紀的王朝,人們滿足快樂地生活於小乘佛教下,而他自己是現世與精神王國的領袖。想像國王在城門口設置的門鐘,讓他的人民在有紛爭時,可以搖鈴呼喚他的公正裁決。想像今日泰國文字、生活習俗與文化之源由。
欣賞著這些受多種建築影響的佛塔,朝拜之心油然而起;主塔是純蘇可泰式佛塔,從下半倒鐘式的塔身所代表的三個世界、上段細圓錐螺旋式代表的天堂、到最頂尖細長蓮花莖所代表的涅盤;在這份寧靜中,涅盤境界的奢望似乎並不是苛求。
Wat Sa Si在瑪哈泰寺的西北不遠處,越過一座木橋可進入,或許是被水池環繞,它的倒鐘式的佛塔感覺更佳雅致,這裡被稱為『神聖池塘僧院』,佛像立於佛塔與水池間草地上。沿著水池邊散步,想像佛僧們舉行宗教儀式時,隔水關閉周圍神聖區域,讓自己處於完全寧靜純潔之中。
三座白色長圓柱往上漸消減的排列在一起的是西沙衛寺Wat Si Sawai,此為受高棉建築影響的塔寺,中間高兩邊稍低的三座連塔矗立在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上、位於瑪哈泰寺的西南側,很是醒目。
天色已暗,我們拜訪了園區內這三個最容易分辨的廢墟殘寺,公園內無一個遊客,好像這是我們的私人禁園;慢慢踩著腳踏車,我們無聲無息的微笑著離開。
隔天太陽姣好,決定先走訪園區外圍的東北側。
路是又長又窄、適合腳踏車的羊腸小道,小徑長且蜿蜒上下,這區有兩個寺廟最讓人驚訝。
在公園東側入口外的附近,是被三十九隻實物大小的大象圍繞支撐著的Wat Chang Lom佛塔,四面的象群,象身與後腳深入塔身、象頭與前腳站立塔外,象鼻下垂、鼻尖內捲,圍繞著佛塔,似保衛之神,護衛著佛塔。圍繞群象一圈,感覺這座保存完整佛塔的莊嚴。
太陽炎熱,腳踏車上下了一個早上,Amy滿臉通紅,西方皮膚容易曬傷又難熬東方的炎熱氣候,在接近公園區北側入口處時,她決定不再前行,願意在入口附近樹蔭下等我造訪最後一處,眼看地圖,這最後目標就在不遠處,百般勸說無效後,為了不讓她久等,我高速地踩著腳踏車獨行,不久,驚訝地看見這最後一處。一秒中都沒思索,轉頭回去告訴Amy寺廟就在這頭,固執的她還是決定放棄,讓人無法想透。
席中寺Wat Si Chumg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遠遠看著一面牆的寺廟,牆中間有一道鉛筆狀的裂縫,巨大佛像就隱現在裂縫裡,壯觀、奇異、無以言語。越走近,廟牆與佛像越高大,遙望佛像眼睛平穩下垂地望著來訪者,我覺得好似探視一位蠻熟悉、卻又神秘的朋友。
席中寺佛是泰國最大坐佛之一,平穩地坐在四面白灰牆壁內,沒有屋頂;寺廟建築高50呎,坐佛兩膝間為11.3公尺,頂上的牆壁鑲嵌著石版畫,和蘇可泰時期的石刻,畫中隱喻著本生經故事的景象,將佛陀前世的道德故事,以圖畫呈現。從隙縫鑽進高窄的內部,只能讓人在佛腳邊仰望大佛,走動空間幾乎沒有。
豪不抱怨整個早上的勞累、炙熱,我滿足地回去和Amy會合,如何對她描述我的所見?她沒問,我也沒有述說,我們兩人靜靜地從北門入口進入公園區內,悠閒地再一次繞逛歷史遺跡的精華。
-
留言列表